游东林寺、白鹿洞书院
- 发布时间:2012-04-19 10:44:35
- 浏览量:
大地回春,万物复苏,4月17日,离退休人员工作处组织青山路、青山园片区150名80岁以下老同志到东林寺、白鹿洞书院进行一年一次的春游活动。
东林寺,座落于庐山西麓,是净士宗发源地。东林寺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于东晋太元九年(公元384年)创建,距今一千六百多年。它椽摩栋接,丹辉碧映,“规模宏远,足称万僧之居”,是中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。唐代,东林寺极盛一时,经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经讲学,慧远和东林的教义也随之传入日本。据说,日本的“东林教”即渊源于此。在历史上,东林寺对于中尼、中印、中日的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,曾作出了贡献。
一走进寺庙,老同志们就被一股淡淡的檀香味溢人心脾,让人精神焕发,神清气爽。寺庙中鸟语花香,到处洋溢着一种静态美,就像古代的山水名画一般。走在寺中,或找个地方坐坐,想想心里的忧愁与不安,一切都会烟消云散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快乐、满足和珍惜。老同志们在这里感受到这里特有的佛学精神,给人一种“众人皆醉我独醒”的脱俗。这里没有名利、没有金钱,只有慈悲和爱心,用佛语来说可能就是“众生皆平等”吧!
午餐后,我们又驱车前往享有“海内第一书院”之誉的白鹿洞书院参观浏览。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,享有“海内第一书院”之誉。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(940年),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;南唐时建成“庐山国学”(又称“白鹿国学”),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;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(今星子县)时,重建书院,亲自讲学,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,并奏请赐额及御书,名声大振,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。白鹿洞与岳麓、雎阳、石鼓并称天下四大书院。老同志们置身于白鹿洞书院之中,马上被书院的文化气息所感染,有的被古碑文所吸引、有的被一幅幅寓义深远对联所折服。下午4时圆满结束游览行程,广大老同志都表示不虚此行。
离退休人员工作处为丰富离退休老同志的晚年生活,每年都会组织他们外出旅游。针对离退休老同志高龄的特点,特别注重做好安全工作:旅游途中,对行动不太方便的老同志,随行的工作人员一路搀扶;上下车时,工作人员都会在一侧对老同志搀扶以保证安全;对走在队伍后面的老同志,不时关注,以防他们掉队、走散,使老同志们能够玩得开心、放心、安心。(二科闵建辉)